河東河西

最近常被派上深圳去拍「港人北上消費相」。福田口岸排隊過關的香港人浩浩瀚瀚,用手機拍影片360度圍繞一圈都看不到人海的盡頭。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。

高一第一次和父親來香港,去參觀港大(想來也好笑,大學前去了許多次港大,但一次都沒去過中大)。我們是從深圳坐巴士走跨海公路過來,長長的橋下是藍得發亮的海,看得我目瞪口呆。父親打開窗說,感受到了嗎,是自由的空氣。

剛上大學時,爸媽來看我,會帶著兩個大箱子來購物,就像所有人印象中的大陸旅客那樣。但他們只買日用品,甚至是牙膏、鹽之類。我說,香港很多貨品也是大陸進口的。他們說,即便都是大陸生產的,但面向香港銷售的貨品標準也會更高一點,「香港的安全」。買得滿當當後,再氣喘吁吁地拎回去。那時港珠澳大橋還沒開通,他們就得過深圳,轉地鐵到公交總站,再搭三個多小時的長途巴士回家。

一天,我陪他們到又一城的Taste買東西。埋單後,我從洗手間回來,看見他們蹲在Taste門口,將一件件日用品從購物袋裡拿出來,放進箱子裡。經過的路人總會側目一眼。不知為何,我就這樣遠遠地站了好一會,挪不動腳。那是2018年。

在香港,我也常常要拍「內地旅客配相」。可是大家都是黑頭髮黃皮膚,怎樣才能拍出不用caption解釋的「內地旅客」呢?方法就是找拎箱子的人。多明顯又簡單粗暴——瘋狂購物的象徵。我在福田區的商場左晃右轉,目力所及之處也都是拎箱子的人——但調轉成了香港旅客,還要是舉家出行,偕老帶幼,浩浩蕩蕩。

Costco和Sam’s Club也被香港人佔領了。一個大家庭在山姆Logo前合影。離開時我看見一個香港女人蹲在地上,把貨品一件一件地塞進箱子裡,男人在旁一邊擦汗一邊從推車裡拿貨品遞給她——和Taste門前的我爸媽一模一樣。

提箱的內地旅客在香港一直都是個略帶負面的形象。「不關心這個城市的文化,只是來瘋狂購物」、「搞到很多街邊小檔經營不下去,全是藥妝店」;如今,深圳人也有足夠的理由責怪香港人(但我不知現在是否有):不關心深圳的勞工、拉高商圈物價,令本地人消費不起。說到本地人,深圳作為外來人口佔比過六成的新城市,再加上推廣普通話的教育制度,哪來的那麼多會講廣東話的服務員、侍應呢?

媒體發布港人如何在深圳搶購的相片時,評論區往往有人覺得荒謬好笑。但它好笑,又不好笑。人想得很簡單,只是想讓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好一點,花少一點錢,買到更好的東西。大家都只是人,沒什麼錯,也沒什麼不同。悲劇的只是普通人無可避免地得去承接意識形態矛盾的後果。

前幾天回家,問媽媽想不想來香港玩幾天,但她已經沒興趣了。